扒一扒這屆春晚的幕后技術
來源:
|
作者:CG世界
|
發布時間: 896天前
|
1168 次瀏覽
|
分享到:
每年除夕晚上必看的節目就是春晚了。說起來從1983年第一屆春晚到現在,春晚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38個年頭。雖然這幾年感覺一屆不如一屆,但整體還湊合吧。但我們這里不是吐槽內容的,我們來說一說這屆春晚背后的技術。
每年除夕晚上必看的節目就是春晚了。說起來從1983年第一屆春晚到現在,春晚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38個年頭。雖然這幾年感覺一屆不如一屆,但整體還湊合吧。但我們這里不是吐槽內容的,我們來說一說這屆春晚背后的技術。
舞臺屏幕
春晚舞臺中間那個主屏采用了一塊61.4米x12.4米的巨型大屏幕,分辨率達到了8K級別,并以春晚演播大廳為中心圓心進行弧形設置;觀眾席后面和上方那個屏幕是由154塊屏幕構成的超高清大屏幕,是與舞臺主屏、地屏和裝飾冰屏融為一體,構成一個穹頂演播空間,可以說全是錢的味道。
在如此大的屏幕上播放各種高清視頻也是相當有挑戰的,據說中央總臺自主研發了一個大屏“控管監”播放系統,可對120路超高清視頻進行裁切、合成和同步安全播放。
全景自由視角拍攝技術
這次中央臺聯合華為公司在春晚演播大廳搭建了個自由視角拍攝系統,以100臺4K攝像機組成的1個圓環型4K拍攝陣列和1個螺旋形4K拍攝陣列,采集的上百路超高清視頻流做實時渲染、整合、編碼等媒體處理,并輸出用于直播的360度視角轉換效果的畫面,獲得三維視角任意旋轉且平滑連續的視頻,編導可以根據節目表現效果選擇最佳視角,生成“時空凝結”般的精彩瞬間視頻用于編排。
首次采用AI+VR裸眼3D演播室技術
李宇春那段《山水霓裳》 ,據說是用Unity做的,到底是不是不得而知,但是從效果上還是非常驚艷的。它是以三面LED屏幕構建了可視化的虛擬三維空間,現場通過攝像機跟蹤系統提供演員在虛擬三維空間的位置數據,通過VR渲染引擎在LED屏幕上實時呈現動態虛擬場景,演員能夠根據屏幕畫面,與身邊的虛擬元素可以進行沉浸式互動,實現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的無縫銜接。
交互式攝影控制技術
交互式攝影控制技術是對攝像機運動軌跡進行精準設定和控制技術。這屆春晚采用交互式攝影控制系統實現兩地制作。由于疫情原因,個別明星演員無法來到春晚現場表演,通過交互式攝影控制技術,將攝像機的運動軌跡和實時拍攝的畫面傳輸到異地,在異地按照同樣的軌跡對明星進行拍攝,再將拍攝的視頻與春晚現場畫面進行合成,完成春晚節目的特效制作,從而完成個別明星演員無法到達現場的節目制作。
特種設備和實時虛擬渲染的結合
視頻內容牛了,那拍攝硬件也必須得跟得上。這屆春晚使用了多套特種攝像系統,有2套軌道機器人、2套索道、1套伸縮搖臂等7套特種攝像系統,有5個訊道具備虛擬實時渲染功能。
每個節目都采用了特種設備拍攝的鏡頭,有14個節目采用了虛擬場景制作。春晚現場4K超高清AR虛擬技術,實現了4K和HD的虛擬同步制作,滿足HD和4K同步播出的要求。特種拍攝和實時虛擬渲染制作的完美結合應用,提升了春晚節目的包裝效果。
以上就是這屆春晚的各種幕后技術,再次祝愿所有小伙伴們牛年萬事如意,身體健康。